地主奶奶的幸福农场

地主婆的幸福生活
地主婆的幸福生活 (文章配图 侵删)

看她种小麦、收稻谷、摘草莓,煮玉米,间或做做牧羊女,引得无数同学要去她的农场打短工。当然,想要去做长工的男生更多,因为地主婆漂亮啊。

地主婆的幸福农场

张是我高中同学,当年就是公认的校花。为爱情来到北京,现在北京一个叫延丰谷的农场做幸福甜蜜的地主婆。

对张的农场,我向往已久。前几天,终于成行,在她的农场里,过了两天神仙般的日子。

 

那个颜值超高的地主婆

那年去北京,她开两个多小时的车赶来,只为见一面,只为请我和馨吃顿饭。

N年没有见面了,一见,惊艳。时光不留痕,让她依然美丽。

当年,在我们就读的那所中学,她是公认的校花。天鹅般娉婷,玉立于我们一众丑小鸭之间。每每从教学楼的长廊上走过,都有无数青涩男行注目礼。

在一家时尚餐厅,我们吃美味晚餐,回忆读书时的种种。当年,能上军校的人很少,能上军校的女生更少。校花考入军校,一时令无数人艳羡。

在军校,天鹅遇上高富帅,一切美好如童话。即使毕业分在不同的城市,终难挡炽热爱情。转业后,工作几年就辞职了,为爱来到北京。像童话里说的:从此,公主王子幸福地生活在了一起。

*** 神仙眷侣 ***

那次,席间闲谈,自然少不了说吃。

她说,我种的菜还蛮好。我以为她在小区内自家楼前种了两畦。

谭说,你家的牛奶也好喝啊。我有点懵,难不成,她在小区里养奶牛?

 

说到鸡鸭都受欢迎时,我猜想她家有个大院子,都市人过把农妇瘾,也是时尚。

当说到除了猪舍牛栏还可以考虑弄个鱼塘时,我再也忍不住,问:亲,你现在做什么?

她笑了,说:租了点地,当农妇。

哈,那晚,我知道了,她不是普通的农妇,她是农场主,她的农产品,备受欢迎。从此,我叫她地主婆。当然,地主还是当年那个高富帅的地主,手挽手走在农场的晨辉和夕阳里,堪称神仙眷侣。

在微信上,看她种小麦、收稻谷、摘草莓,煮玉米,间或做做牧羊女,引得无数同学要去她的农场打短工。当然,想要去做长工的男生更多,因为地主婆漂亮啊。张还从来不化妆,素面朝面,牛仔布衣,崇尚自然,她的网名叫朴素。我们叫她地主婆,她称自己是农妇。

*** 我们叫她地主婆,她称自己是农妇 ***

我家的馨美女对她的农场充满向往,时不时要问:什么时候到张阿姨家的农场去啊?

有次好像看到联合国的什么组织去她农场考察什么项目。天,看酱紫她要做地球村的地主婆喽。

我想说的是:张,本来可以靠脸吃饭的人,却还有一身的本事,你让我们这些颜值超低的人可怎么活?!

 *** 素面朝天,颜值高的人才有这样的自信 ***

 

 

农场记游

2016年8月3日 周三

早晨吃了块西瓜,竟拉了一天肚子。上午很艰难地熬到下班时间,下午再也没力气爬起来。临到五点,不得不起来收拾行李箱,晚上九点的火车,和吴一行四人去北京。

对张的农场向往已久,这次终于成行。馨美女遗憾得不得了,说盼了这几年,还是没去成。哈,她暑假留在学校,忙得脱不开身。

幸亏孟先生给抢了张卧铺票,我才可以在局促的上铺放平疲惫的身子,可惜了那三位,要在硬座上煎熬一夜。

实在虚弱,不到十点就睡了,一直到列车员叫醒换票,才知已到北京。

***张的农场里,还专门开辟了老北京小菜园,专种北京老品种蔬菜***

 

2016年8月4日 周四

坐地铁,到酒店。谭赶来,专门请假陪我们去逛铜锣鼓巷。

中饭就在胡同里的一家私房菜馆里吃了。鱼和虾都好吃,帝京的美食还是不错。

下午去故宫。午后的太阳虽不算太炙热,但仍然有种蒸烤的感觉。脱了鞋,放在青砖上试温,竟然烫得站不住脚。

这次本不想声张,范还是知道了,热情相邀,在陶然亭附近一家餐馆一起吃了饭。

****闺蜜们同游铜锣鼓巷***

 

2016年8月5日周五

上午十点多出门,我去参加《毒药》举办的观影活动,那三位去首都博物馆。

对于我这样的路盲,下了地铁就是目的地,是多么幸运的一件事。

《内心引力》是纪录片电影,讲述七个有梦想又执着的创业者的故事,并没有什么情节,又特意剪开了,交互跳播。因为是纪实手法,感觉还很不错。

 

七位执着追梦人中,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先锋书店的老板钱小华。一个开书店的人,怎么看也不像个商人,他骨子里依然是个文人,一个有着浓浓书卷气的文人。每次去南京,我必到先锋书店去,在那里,消磨了很多幸福时光。

看完电影是主创人员见面会。期间还有四位嘉宾上台谈观影感受。

五点活动结束,正好吴打来电话,说谭要来接了。还是闺蜜啊,如此殷勤又贴心的服务,令人感动。

***周末到农场休闲的人有很多***

    *** 高树与绿草坪,房车与木栅栏,羊群与玫瑰花 ***

*** 闺蜜们相聚在农场***

下午六点多到张的农场,向往已久的延丰谷农场(好像还有个名字叫朴乐朴)。农场位于海淀区上庄镇水库北岸,另一侧,则是郁郁葱葱好大一片树林。

很大很大的园子,放眼望去,一排排的大棚飞起俏丽的红顶。果树,羊圈,绿草坪……近处是用木栅围起的居住区,十几间平房一字排开。客厅则是个很大的玻璃房子,四周环绕着花花草草。

漂亮的地主婆笑意盈盈。原木长桌上,早已泡下了玫瑰花茶。帅帅的地主正在厨房埋头包饺子,说是苋菜水饺。我不知什么叫苋菜,闺蜜立刻跑到院子里,拔一棵让我看。在菏泽,好像是叫银银菜。

农场的夜,听的到虫声和蛙鸣。

***水果玉米上的七星瓢虫 ***

*** 农场的壮壮和旺旺,有时充当牧羊犬 ***

 

2016年8月6日 周六

一早起来,在农场转。空气清新,草尖上的露珠映着晨曦。

我们在蔬菜棚里摘了红果,一边摘,一边吃,酸酸甜甜,和市场上买来的,味道的确大不同。

早餐摆上桌,张蛮谦虚地说:简单得很,都是农场里的东西。柴鸡蛋,黑麦面包,自制酸奶,凉调黄瓜,糖拌西红柿。还有酸酸甜甜的杏酱,哈,杏酱,我还是第一次吃,美味得很。

*** 张自制的草莓酱,柴鸡蛋,全麦面包,面粉都是自己磨的 ***

早饭后去居庸关,青砖古道,长城有种沧桑的美。可惜我没有太多力气,爬到第一个瞭望台就止步了。另几位继续往上爬。

瞭望台上视野更开阔,蜿蜒的长龙在郁郁葱葱的山岭间时隐时现。我站在一个台口前,吹着凉风玩自拍。

*** 长城上的照片是春艳拍的,这张黑白照才是自拍的 ***

傍晚,在农场闲转,夕阳下的每一寸土地、每一棵果树、每一株花草菜蔬,连同木马和秋千架,都是一副安详模样。

羊圈的栅栏门开了,一只只绵羊踱着步出来,四散在草地上啃着青草。一个叫旺旺另一个叫壮壮的狗在甬道上撒欢,不时跑到绿草地上向绵羊们献媚。

*** 夕阳下的狂拍 ***

旺旺是一只5岁的母狗,黑贝和狼青结合的纯正犬种。壮壮是一只5岁的公狗,憨憨的。听张说,傻傻的壮壮是个纯正的吃货。

我们拉着漂亮的地主婆一阵狂拍,摄影师是张家漂亮的小外甥,一个十六岁的很有韩国明星范儿的帅哥。

晚餐丰盛,炒柴鸡,炖猪排,清炒油菜,鸡蛋西红柿。所有的食材都产自农场,所有的菜品都出自张老公胡先生之手。我感叹猪排香,柴鸡有嚼头。张说,农场里的柴鸡是散养的,一年才长二斤重。猪是特种黑猪,养的不多,只过年时才杀来吃。

*** 勤劳的地主胡先生,我们叫他帅胡,他包的苋菜水饺 ***

***帮我们拍照的小帅哥,很有明星范儿 ****

碗都不及洗,就围坐在餐桌旁,一边喝着玫瑰花茶,一边品评傍晚的照片,又说起中学里的种种。一个美如醇酒般的夜晚,飞一般地过去了。

晚上,下起了雨。我们都睡下了,听见窗台上咻咻的鼻息。掀开窗帘一看,见壮壮正摇头晃脑往窗里张望。风雨夜,栖息时,这家伙竟偷看美女睡觉,蔫坏啊。

 

 *** 农场里的花草果蔬 ***

2016年8月7日 周日

晨起拔草。昨晚下了雨,地倒不是很湿。空气清新,闻得见青草的香气。

农场的每一餐饭都是好吃的。地里摘的顶着花儿的嫩黄瓜,刚从土里拔出来的超新鲜的丕蓝,拌上沙拉酱,或是用细盐浸一下,都爽口美味。柴鸡蛋是每天早晨都要吃的,细如凝脂一般的蛋清,很有层次感的蛋黄,有独有的醇香。 

上午到儿童活动房击台球打乒乓。儿童活动房里设施齐全,听那个叫芋头的小帅哥说,这个暑假,已经举办了多场夏令营活动。哈,天性活泼的孩子们,爱上农场是最自然的事。当然,爱上农场的大人也比比皆是,每个周末,农场的房车和客房里都住满了来休闲的人。花房也在建设中,在花房里谈天说地喝茶吃饭,情调自然又不同。

地主婆有几把刷子,玩儿似的,就把农场打理得井井有条。《内心引力》还拍续集吗?我们的张绝对是个很好的拍摄对象。

*** 二十几年后的军校女生,左边第三个是我们的张 ***

顺便又到大棚里摘了西红柿和黄瓜,准备带到火车上吃。午餐丰盛,张还特意准备了红酒。

下午三点,张开上路虎送我们去车站,那种利落,依然可见女兵风范。

难忘的北京之行,难忘的农场记忆。

   (文中配图有些是我拍的,有些是那个叫芋头的小帅哥拍的,有些是从地主婆的微信里搬来的,她的农场里鸡鸭鹅羊全都有,蔬菜鲜果也齐全。每天一日三餐所有的食材都出自自家农场,从菜棚到厨房,只有几分钟的路。住在农场里的夫妇俩,堪称神仙眷侣。)

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

后附张的美图及视频,来自——真的有料

一个落地玻璃房,清晨满满的阳光照进来

先生发动着割草机在整理草坪

院里两只大狗快乐扑腾,一只爱卖萌一只爱扑腾

一日三餐都是自家种的瓜果蔬菜

就连喝的玫瑰花茶也是自己采摘亲手晾晒

她把“新农人”的生活过成了一首诗

亲,这里有视频,听张讲新农人故事

青青的草地

和狗儿一起散散步

这就是一天的开始

 

吃自己种的瓜果蔬菜

喝自己亲手晾晒的玫瑰花茶

幸福大概就是这个样子

八年的新农人生活

是她坚持最久的“工作”

岁月静好,安然静谧

张姐,在北京海淀近郊拥有这样一个农场。从永安里开车到这里,稍有拥堵的情况下两个小时足够了,离城市不远,却深入田园。

张姐之前做过很多工作,当过兵,也是最早的一批网络营销人,也做过投资人,只有新农人的工作坚持了最久,一干就是8年多,却仍旧乐此不疲。

张姐很喜欢现在的这栋玻璃房子,开窗就能闻到先生新割过的青草香,一天都不会缺少阳光,以后房子外还会“嫁接”一个花草茶餐厅,主要用来接待朋友。

现在,大棚里的瓜果蔬菜长势正好,西红柿又大又好吃,闻一下就能把人扯回童年,是很多人儿时熟悉的西红柿香,掰开都是沙瓤,尝一口满嘴都是以前的味道。

这种蔬菜叫做“水果苤蓝”,球茎脆嫩爽口、营养丰富,嫩叶中营养也很丰富,特别是含钙量很高;可以沾酱生吃、凉拌、做沙拉、爆炒和作汤等几种食用方法,最适宜鲜食和凉拌。

大棚里还有小西瓜、小西红柿、茄子、青椒、尖椒、豆角……未来张姐还会努力增加点新品种,这样就会有更多健康的果蔬拿来和大家分享。

曾经对大棚果蔬很多人有误解,总和反季节蔬菜水果挂钩在一起。张姐介绍说,其实大棚是为了构造果蔬生长的小生态环境,防虫网可以有效的避免病虫害。

目前张姐农场的种植技术有传统也有新科技的采纳。使用传统的生态有机肥,大棚的降温采用荷兰的新科学技术,未来还将有更多生态科学种植技术的应用。

蔬菜宅配计划的起源来自于张姐朋友们的赞赏。因为对张姐种的果蔬放心(当然好吃也是重要的原因)很多朋友希望可以定期从张姐这里订购果蔬,张姐一想,干脆就弄个蔬果家庭宅配计划吧。

这样更多朋友就可以享受到这些产品了:

如果你也想让自己和家人吃的健康起来,张姐种的果蔬是个不错的选择,当然,张姐的农场供应有限,想订购的话你要趁早下手。

由于很多朋友会在周末带孩子来农场玩,张姐还索性将农场升级定位为儿童艺术生态农场。目前,越来越多的小朋友可以在这里接触自然,还能学到很多有趣的知识。负责人是一个叫东宇的人。

《有料纪录片-朴乐朴儿童艺术生态农场》

文章来源:辛云霞,若有侵权,请联系本站删除!